关灯
护眼
字体:

71|第七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原来是你的枕头,”蒋正寒评价道,“东西随主人。”

    这句“东西随主人”,要结合上一句“好软”来听,夏林希心知他撩妹,脸色微红道了一句:“你今晚早点休息吧,明天我送你回家。”

    言罢,她也回卧室睡觉了。

    睡觉之前,夏林希定了早上七点的闹钟。

    然而在她醒来以后,餐厅隐约传来声响,她穿着拖鞋跑过去,只见到了父亲的身影。

    “蒋正寒在哪里?”夏林希问道。

    严冬的早晨,天色蒙蒙亮,落雪铺满大街小巷,靠近窗户都觉得凉。夏林希站在餐厅的窗台前,听到她的父亲回答了一句:“蒋正寒六点就走了,还做了一顿早饭。”

    而且做得很好吃。

    后面这一句话,她爸爸倒是没说。

    再回想昨晚夏林希提及的鱼片粥、白菜卷、红烧排骨、糖醋里脊,夏父几乎可以断定,这些菜都是蒋正寒做的,而不是他厨艺为零的女儿。

    夏林希没管早饭,由于雾气蒙上玻璃,她伸手画出了一个圈,随后看见窗外顶风逆行的路人,飞扬漫天的大雪,不见曦光的天空——好一个正月严冬。

    蒋正寒没等她起床,自己扛着行李先走了,她心中有些在意,面上虽然没有说出来,她老爸却好像有所感知。

    毕竟是养了很多年的女儿,夏父自认为懂一点她的心思,就看在早饭的份上,为蒋正寒说了一句:“外面的雪下得大,小蒋没想让你送他。”

    夏林希闻言,诧异大过了理解。她不知道蒋正寒用了什么方法,似乎已经博得了她父亲的欢心。

    就在五分钟以前,夏林希甚至发现,蒋正寒给她爸的微信点了好几个赞。她爸喜欢在朋友圈发一些鸡汤,配上各种各样的风景图片,她自己都是从来不看的,却没想到蒋正寒会捧场。

    除此以外也说明,她爸和蒋正寒加好友了。

    这场雪依然在下,也遮住了天光日色,到了临近中午的时候,势头终于转小许多。太阳从云层中拨开一角,日光照得积雪越发明亮。

    夏林希就关了房间的灯,待在自己的卧室学习,起身时听到玄关处的交谈声,出门以后才发现,她的妈妈好像回来了。

    “我今天上午的飞机,刚从香港飞回来,”妈妈脱下高跟鞋,拎着限量款手提包,走到沙发跟前坐下,“你们都是昨天回来的?”

    夏林希点头应了一声是。

    她爸爸站在餐桌前,心情好像很不错,抬手向她们招呼道:“快过来吃饭吧,我做了一顿午饭,用了从老家拿回来的特产。”

    “什么特产,别说又是腊肠,”妈妈应了一句,“老夏,我真吃够了。”

    餐厅里饭菜香气四溢,桌上摆满了荤素菜肴,以及三副白瓷碗筷,夏林希扫了一眼桌面,很快出声圆场道:“还有魔芋,妈妈你不是喜欢吃魔芋吗?”

    夏父应和道:“是啊,有你喜欢的,坐下来吧。”

    夏林希偏过脑袋,去看她的妈妈,妈妈终于走了过来——时隔半年,他们一家人同桌吃饭,虽说气氛不是特别融洽,但是好歹家人聚到了一起。

    她爸爸伸出筷子,夹了一块香炒腊肠。比起那些山珍海味,他更喜欢家乡的味道,这么扒完一口米饭,他和老婆解释道:“我这次回老家,是因为我表弟。”

    夏林希跟着问:“表叔他怎么了?”

    “你表叔的女儿,就比你大一岁。我总记得吧,她是个小女孩,没想到今年嫁人了,”爸爸回答道,“村里摆了几天酒席,你们是没去,不知道多热闹。”

    夏林希不喜欢凑热闹,她喜欢蹲在安静的地方。但是为了活跃餐桌气氛,她仍然想方设法地问:“好久没见到表叔的女儿了,她现在是什么样的?”

    她的爸爸想了想,夹了一筷子的菜:“挺文静的小姑娘。”

    “今年八月,我们的女儿才二十岁,”妈妈忽然开口道,“那小姑娘就二十一,年纪这么小嫁人,不怕吃亏么?”

    爸爸随口接了一句:“遇到合适的,早晚不都一样。”而后又说:“小希要是碰上喜欢的……”

    这一句话尚未说完,就被妈妈打断道:“你表弟的女儿算什么,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你女儿在全国最好的大学念书,她们两个能一样么?”

    夏林希低头扒饭,没有说话。

    她心想已经碰上喜欢的了,就是不敢带给她妈妈看。

    她父亲也丧失耐性,皱着眉头说:“行行行不讲了,吃饭。”

    于是餐桌上没人再开口。

    等到这日午饭结束,夏林希回房打算午休,上床前给蒋正寒发微信,问他这几天有什么安排。

    蒋正寒秒回道:“没什么安排。”后面跟了一句:“一直在家。”

    蒋正寒也不是没有事,不过考虑到夏林希要找他,所以装出很闲的样子。

    夏林希果然上钩,她发了一个打滚的表情,然后接着问他:“你想看电影或者出去吃饭吗?”发送完这条消息,夏林希又随手打了一条:“对了,我爸爸好像和你很熟了。”

    她无意识地补了一句:“你的爸爸妈妈还不认识我。”

    蒋正寒思考其中深意,最终这样回复道,他打算后天带她见家长。

    窗外天色暗了一点,夏林希打开床灯,照亮自己的手机,对着微信消息发呆。她大概明白见家长的意思,和从前那些意料之外的碰面不一样,是一种比较正式的介绍。

    根据夏林希为数不多的印象,蒋正寒的父母都是很好相处的人,但是他们很好相处,并不代表就会喜欢她。

    这样的认知,让她感到一丝紧张。

    不过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拒绝蒋正寒,约好了中午一起吃饭。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到了那一天。不巧前两日放晴,当天清晨时分,天外却开始下雪,中午到达老城区的时候,室外积雪已经有一层了。

    白雪覆盖红砖青瓦,老城区的街道依然热闹,街头巷尾还有人放鞭炮。红色的碎末散在雪地里,须臾又被风卷跑了,刮到衣服的袖口上,被夏林希抖了下来。

    她今天光是挑衣服,就挑了两个小时。

    “假如待会儿,我说错话了,”夏林希走在蒋正寒身边,心中仍有紧张的感觉,“你一定要提醒我。”

    蒋正寒笑道:“提醒什么,你不会说错话。”他拉着她的手,往前走了几步,接着安抚了一句:“我爸妈都很喜欢你。”

    夏林希并不相信。

    她都没有和他父母说过几句话,她又不像蒋正寒那样健谈,能和她爸爸促膝长谈几个小时,聊微信又聊了几天,朋友圈互相点赞捧场,俨然已经志同道合了。

    一路上她百般忐忑,进了蒋家大门以后,反倒是平静了很多。

    蒋正寒家里有一个院子,院子的角落立着一棵杏子树,树干高大挺拔,枝杈被雪色浸染,纹理错落有致。蒋父就在那树下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有棋局和茶杯,旁置一盏红泥火炉,倒是别有一番雅致。

    眼见夏林希进门,蒋父缓声笑道:“知道你要来,这雪也停了。”

    蒋正寒的父亲,就像记忆中一样温和,夏林希愣了大概片刻,很诚恳地开口道:“伯父好。”

    话音未落,正房的木门开了一半。

    蒋正寒的母亲出来了,她约莫是听见了声音,所以对着夏林希说:“小希进门吧,外面有点冷。”

    乍一听“小希”这种叫法,夏林希就心想,蒋正寒的父母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他们待会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应该也不用自我介绍了。

    就在两个月之前,夏林希曾经被她的母亲,拉去参加一个饭局。包厢里有秦越的父母,也有秦越他本人,那一场聚餐更像是一次相亲,整个过程她都不忍回忆。

    彼时夏林希有多随意,如今她就有多懂事。

    等她走进房门,瞧见房间中央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大概是实木的,其上铺了一层桌布。

    布料整洁又干净,桌上餐具已经备齐。

    蒋正寒的母亲去了厨房,准备把做好的饭菜端过来,夏林希想也没想,就跟过去帮忙了。她说的话不多,但是人很乖巧,显得温柔又听话。

    蒋正寒把她当成女朋友介绍给父母,其实更进一步的意思,也是未来的结婚对象。他从没有和她明说,心里却是非她不娶。

    他的父母很明白这一点,所谓爱屋及乌,对夏林希早有好感在先。

    可惜夏林希没有摸清,她仍然在努力表现,尝试刷高好感度,得到他父母的认可。

    端完那些盘子以后,夏林希坐在了蒋正寒的旁边,她听见蒋母开口问道:“你看这些菜,还合你的口味么?”

    夏林希尚未回答,蒋母就轻笑一声,继续刚才的话:“我听说你喜欢吃茄子,白菜,鲫鱼,胡萝卜,甜的西红柿。”

    蒋父也笑道:“好像平常不喝可乐。”

    夏林希听了这些话,禁不住有些脸红,坦诚相告道:“是这样没错。”这些话是谁转述的,显然只有蒋正寒,因此她偏过脸看向他:“你记得好清楚。”

    蒋正寒记住的不仅是她的饮食偏好,还有她半夜总喜欢蹬被子,不过只要给她盖回去,她就会变得很老实。诸如此类的细碎琐事,他每一件都印象深刻。

    但他也没说多余的话,只是给夏林希夹菜了。

    夏林希吃相也很好,不过这并不是她的习惯,而是她努力保持的样子。咽下嘴里的东西之后,她诚心诚意地称赞道:“真的非常好吃。”

    “喜欢就好,”蒋父温和一笑道,“这茄子是蒋正寒做的,以后经常让他做吧。”

    夏林希心想,确实有很多机会,毕竟到了下学期,她就要和他住在一起了。

    从中午十二点算起,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期间他们说了不少话。最让夏林希心生羡慕的是,蒋正寒的父母关系很好,两人之间总有默契。

    午饭结束时,天色大亮了,远望晴空万里,蓝天如洗。

    夏林希站在厨房里,观望蒋正寒洗碗的背影,她走过去想帮忙,不过刚刚走近几步,蒋母就叫住了她。

    夏林希回头一望,只见蒋母手里拿着东西,似乎打定主意要送给她——初次表明关系后的见面,就收了对方父母的礼物,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蒋母不知她心中所想,便把手上的东西给了她:“现在你们年轻人,都不戴这个了吧,不过它合衬你的肤色,挺适合你的。”

    夏林希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一只手镯。

    成色极好,白如羊脂。

    夏林希的外公早年靠地产起家,后来经营过一段时间的珠宝生意,她的母亲有样学样,也买了不少珠宝鉴定的书。夏林希小时候什么书都看,逮住了珠宝鉴定,也曾经翻了十几本,她虽然不是慧眼如炬,却也并非一窍不通。

    唯一可以断定的是,这样的玉石品质,绝非一般人消费得起。

    一时之间,她心生诸多疑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