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皇太极亲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木工的木工工匠。

    这么安排的目的就是令大明的工匠从师这些尼德兰造船工匠,培养大量大明本土的造船工匠,既能实现造船本土化,还能避免受制于老外。

    安置妥当这些造船工匠后,已是崇祯十六年十月下旬,八月新近种下的杂交水稻,收割季也将开始。因为这是杂交水稻第一次在苏州府推广,无论是方原,还有苏州府官员,甚至是各县县令,万众的目光都在盯着这次冬季收割的亩产量。

    正在这个紧要关头,方原突然接到了京城的八百里急报,是崇祯发来的紧急军情,皇太极率八旗铁骑,至少五万大军再次入侵,已包围了大明在关外唯一的一处据点-宁远城。

    据守宁远城的吴三桂立刻向京畿传警,崇祯受到皇太极入侵的军情后,立刻召方原入京商议抗清事宜。

    方原立刻召集景杰等玄甲军将领议事,商议如何对抗皇太极这次的入侵。

    景杰抢先发言说,“满清今年刚在山东折损了万余精锐,又派出五万大军围攻宁远城,看来皇太极已是倾巢而出。”

    赤古台显然从上次大战满清鞑子的山东大捷尝到了甜头,对迎战满清铁骑是信心满满,“骑兵营已练成能野战的骑兵八千,战马也有两万匹,新开发的一千支火铳,玄甲铁骑的精锐已能熟练使用,我们可以北上再给满清一个迎头痛击。”

    赤古台是以军功起家的,有仗打,他的声望才会越高,利益才会越稳固,自是希望能北上与满清鞑子作战,

    方原却有自己的想法,按照历史,这个时候,皇太极已该去世。既然皇太极还好好的活着,证明方原之前在山东的大捷,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换句话说,历史上的皇太极应该不是正常死亡,否则不会因为山东大捷而续命。看来皇太极确实如同满清秘史的传闻,是死在多尔衮的谋杀。山东大捷后,引起皇太极对多尔衮的疑心,反而延续了皇太极的性命。

    照常理,皇太极纵然不死,也应该整顿满清的内务,带大军到宁远城来做什么?

    景杰见他对赤古台出征的建议不置可否,问道,“老大,我们今次该采取什么战略?”

    方原环视一周,问道,“在决定我们的战略前,必须先搞清楚,满清今次围困宁远城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景杰说道,“围困宁远城,还是松锦之战的老路子,围点打援吧!”

    方原摇了摇头说,“明朝自松锦战败后,见了满清铁骑是畏之如虎,哪里还敢出关去野战?皇太极兴师动众的目的若就是为了围点打援,那必定会失望而归。”

    景杰又说道,“难道皇太极是真的想攻占宁远坚城,扫清大明在关外最后一个据点,准备攻打山海关入关了?”

    满清要入关,山海关并不是唯一通路。明朝的蓟门防线已被打成了筛子,每一次满清入关都是走的蓟门防线。历史上多尔衮入主中原的一战,最初也是打算从蓟门入关。若不是李自成大军前去攻打山海关,吴三桂又派人向多尔衮搬救兵,多尔衮也不会走山海关入关。

    整个关宁防线其实就是个花了大价钱打造出来的摆设,与其说是为了抵御满清从山海关入侵,不如说是关宁军阀集团侵吞大明财政的摇钱树。关宁军阀集团大肆吹嘘关宁防线对于明朝的重要性,是在混淆视听,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崇祯手中骗银子。

    有了这个所谓抵御满清的关宁防线在,关宁军阀集团就能理所当然的拥兵自重,理所当然的龟缩在城里不外出野战,理所当然的每年从大明榨走四、五百万两银子,最后一切谎言被戳破的时候,理所当然的投降了满清。

    方原沉声说,“为了攻破关宁防线,先去啃下硬骨头宁远城,再强攻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简直就是战略败笔,皇太极哪里会这么愚蠢?!”

    这一下景杰是真的不知方原的心思,愕然问道,“老大,你的想法是?”

    方原凝视着山海关外的地图,一字一句的说,“我估计,围困宁远是假,以战求和是真!皇太极,想和谈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