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肥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三天上午大雨初歇,秦国的虎狼之师就急不可耐地动起来。不下三百辆结实的单辕战车由两掺两服四匹大马拉着稳稳地开入战场。

    骑兵、步兵队列鲜明。兵器森寒发亮,在朝霞中反射出片片白光。

    迅速推进入大军队列的攻城器械、投石机和云梯早已备好,随大军缓慢地往肥累城下推进。

    秦军的调动,赵军在城上看得清楚。大战在即,肥累城严阵以待。

    林煜只留了龙煖辰跟在公子嘉家身边,临走前将一道提前画好的符悄悄交给龙煖辰说:“等公子嘉站在城头,便将这道符悄悄的贴在他身后。这道符可保他不被流矢乱箭伤到。你站在他一丈之内,也可无忧。”

    龙煖辰点点头,还是那四个字:“煜哥,放心。”

    肥累城中各处有序划分。首先将尚有一战之力的城中青壮组织成民兵,收拢石块、石料和木料等,运上城头;把还年轻的妇女组成‘健妇团’,帮助运送粮草、食物;然后让军医为首。城中将郎中、药铺掌柜和伙计组织起来,寻找干净大宅,设立临时伤员救治场所;最后,在城中尽量找隐蔽之地且坚固之所,安排老弱妇孺躲避战火。

    这些命令都是城头上公子嘉一条一条有条不紊吩咐下来的。所有细节都是他和身边龙将军商量的结果。龙煖辰的缜密让公子嘉对这员猛将刮目相看,心说有将如此,赵国何以不胜。他却不知龙煖辰真正的心思和身份,只不断对龙将军的建议赞许有加。

    一个时辰后秦兵向前推进了五里。一阵远程劲弩发出连珠鸣响弩箭宣告攻城正式开始。

    赵军按照谭义老将军的战策,将城中所有战车一共五十多辆,全部排列在城外三里地的位置。战车前是层叠编队的赵国弓弩箭手,手持宽长青铜盾,等待秦军进入射程后,便射出如蜂飞雨洒般的箭雨,坚守不动地对秦军的前进做着抵抗。

    秦军几十面战鼓擂响,号角高亢。悍勇的兵士在如雷的喊杀声中开始了第一次冲锋。

    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和锐不可挡的高涨士气,让秦军如黑压压排山倒海的威压巨浪向赵军和肥累城呼啸而来。

    前线抵抗的赵军几乎已经是肥累城里全部守军的半数以上,但也仅有四五千人。

    双方经过几轮箭雨、冲锋与抵抗的拉锯战,距离正在不断的缩小。秦国的进攻还在继续。赵军凭借壕沟和路障做着输死抵抗。

    谭义老将军手握一柄青铜云头鸟首纹大刀,如山不动地立在正中间一辆坚实的战车上。四周八个旗号令兵挥动令旗发令。前面三排青铜大盾兵士阻挡着敌人的来箭。

    他目光坚毅锐利,粗大手掌握紧刀柄,青筋暴露,口中大声简洁地发出指令,从容地掌控着战斗的节奏。

    传令旗号兵不断地变换手中的各色旗帜,指挥队伍变换阵型。

    三排弓弩手依次轮换,向进攻的秦军射出羽箭。

    秦军也早观察到这辆位于赵军中后方的指挥战车。大量的羽箭如携风飞雨纷纷向谭义的战车射来,一阵紧似一阵。

    谭义一边挥动战刀拨打空中羽箭,一边继续传令赵军寸步不准后退。车前三排铜盾兵随时有被羽箭射中倒地的,旁边有其他的士兵迅速补上缺口,将铜盾高高举起。

    忽然一只流箭带着呼啸“通”的射中了一个盾兵的脖颈。士兵鲜血喷溅向后仰倒。就在这个档口,七八支羽箭同时从这瞬间出现的缺口射入。

    谭义手中大刀挥斩,羽箭纷纷掉落,却仍然有一只劲力十足的长箭“砰”地钉入了他的左肩。他向后一顿,几乎摔倒,但立即稳住身形,举起右手大刀,将露在外面的长羽箭柄“咔嚓”砍断,用刀拄地一下,迅速将刀再次举起。喊道:“魏弩战队,疾风箭准备。”旁边绿色令旗平挥三下,赵军前队迅速变化队列。

    不断有人中箭。可赵军射出的羽箭并不减少,无一人后退。

    公子嘉站在城头毫不慌乱,按部就班的指挥安装了藤制车围的大车,去将前线的受伤士兵一车一车拉回城门。那些藤围大车入到城中时全部好像刺猬一样插满了羽箭。城中的青壮迅速将伤兵抢回,送往临时救治地点。

    秦军的进攻仍未停止,在密集羽箭的掩护下,前锋部队一丈丈攻向前方。没有突破赵国设置的壕沟和路障前,秦国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还没有发起冲击,在密密层层的步兵和车兵后面整装待发。

    战斗在双方阵营中开始弥漫起血腥味道的同时逐步升级,益发紧张。

    李牧独自坐在帅帐里,对突然将领们离去以后的安静感觉很不适应。好像这不大的空间里刚刚聚起看不见的压力,将他箍紧得胸闷气胀。

    刚才帅帐里将领们的争论快把这帐顶子掀翻了。现在突然安静下来,反而让他原本十分坚定的心情,平添了几许不确定的忧虑。

    帅案上厚厚几摞来自于肥累城的军事战报,最后一页是肥累主将谭义的亲笔,只有五个大字:“肥累危,速援!”

    是否要救援肥累,各部将领几乎有点一边倒。肥累若失,秦军不但可以叩响通往邯郸的大门,同时可以将赵军与邯郸守军的联系直接切断,为未来战局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所以各部将领一致要求速速率军前去救援肥累,以免赵军陷入被动的战局。

    “谭义啊。”李牧默默地想:“你个老家伙得再给我挺上几天。”

    谭义可是跟着李牧从匈奴战场上下来的老将,不下数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中过匈奴人的狼牙箭,挨国胡人的锋利马刀。但是他都挺过来了。

    还有一次在战场上,谭义为救李牧驱动奔马撞向敌人,自己摔出去八丈远,差点连魂儿都没有找回来。后来他足足在军营里躺了三个月,才重又握起他的大刀。

    真真是骁勇悍将,威震北境。

    可是这一次大将军李牧知道,自己是铁了心的按兵不动。谁说都没有用。

    质疑的声音,埋怨的声音,甚至是出生入死的老将们咆哮的声音,都没有让李牧点这个头。

    李牧有些黯然地低头看着“速援”二字。

    如果这是一场生死的搏杀,先动的那个人已经输了。蒙琛去攻肥累,先动了。如果赵军跟着也动,去救肥累,那么战局将逆转。输的那一个人就是他李牧,就是赵军。

    可是不去救的话,谭义那家伙能不能每次都那么幸运呢?

    行军打仗,慈不带兵。李牧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脑海中想到谭义这名老将,而且还想到了那么多。但是他也想到了秦国的十五万大军的兵强马壮,和秦王日日望向邯郸那鹰隼一样的目光。

    小小的肥累到底能支撑几天呢?

    李牧在等。他咬紧后牙,默不作声,紧抿着双唇,在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