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一章 火锅店的密谋(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看似张俊义付出了很高昂的代价,但没有人清楚,其实张俊义反倒是觉得自己将来却是收获最大的那一个人。

    人情不提,只论收益,没有这些人的参与,共享单车这个国内未来新兴的领域张俊义清楚,就算是自己要搞起来顶多也就是在国内成为众多当中的一个,能做到出色就很不错了,可是有了这些大少的参与,即便是自己什么也不管,将这个共享单车做到行业内的顶尖应该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儿。

    “就算是阳哥不提,我也会把我对于共享单车这件事情跟大家说明白的,至于之后的事情那就要看大家对待这件事情的兴趣了。

    共享单车起初都是以“公共自行车”的概念存在的。

    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现了无押金、无租金、无固定还车点的全球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

    当时这些白色涂料粉刷一新且具有统一标识的“小白车“很多被偷走或被破坏,导致这一计划没有几天就夭折了。

    1995年,丹麦哥本哈根推出“改良版”的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了保证监管,这次设置了固定停车点,而且引入了押金的概念。

    上世纪90年代末,欧洲的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开始采用计算机、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运营,由此诞生了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但直到2007年,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化的共享单车公司“velib”才在巴黎诞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个大规模出现的共享单车系统,截至到现在拥有1750个站点和23600辆自行车。

    今年,巴黎Velib共享单车公司提出首个“未成年自行车计划”,即专门向孩子们开放的共享单车,目前Velib共提供4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单车种类,通过不同的头盔颜色加以区分,使得共享单车打开了面向各个年龄层面的市场。

    除了巴黎Velib共享单车之外,去年5月27日纽约的Citi Bike项目开始运营,当时是美国境内最大的自行车共享系统,该项目一开始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部分地区设了332个停车点,投放了6000辆单车,为鼓励市民利用自行车出行,纽约市延长了自行车道的距离,设立了更多的自行车架和停放自行车的场所。

    2008年,华盛顿特区推出了名为SmartBike DC的单车共享系统,这是美国境内第一个现代自行车共享系统。2010年,华盛顿特区推出了首都自行车分享,替代了原有的SmartBike DC。

    根据去年的会员调查,在华盛顿特区,CaBi的22000名会员预计一年内减少开车出行440万英里,从而减少了污染及碳排放,又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从而经济学家认为共享单车的推动达到了广泛的好处,称为“正向外部性”,即某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积极影响。

    所以共享单车虽然在我们国内还没有具体的经营实例,但是在国外已经不算是罕见的经营项目了,而且共享单车这个领域如果我们真的把它做大做强了,不仅仅能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